虽然大周的读书人傲慢,可他们也不傻。

    就好像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和秦国,两方都是大国,当然不可能按宗主国和藩属国那套来外交了。

    派五品的迎客司司丞去接待土耳斯的使者,就有点瞧不起人的意思了。

    内阁觉得,土耳斯这样的帝国,势必是大周的对手。

    但是目前,大周和土耳斯的利益一致。

    那就是合击,打通陆地的丝绸之路。

    土耳斯的使者,也由礼部亲自接待。

    内阁次辅齐顺义,同时还兼任外务大使。

    专门负责对外事宜。

    大周决定,在礼部提拔一位侍郎级别的官员,前去坦丁堡担任大周的全权特使,协调与土耳斯的盟友关系。

    除此以外,西洋大陆的强国法克蓝,英吉利也能称作帝国。

    朝廷按照土耳斯的例子,两国若是也向大周派遣特使,大周也会回应派特使回访。

    帝国以下,便是王国。

    这其中,有高柬这种已经纳入藩属国体系的王国。

    这些藩属国,仍然交由迎客司处理。

    只不过迎客司司丞现在升官了,成为吏部侍郎。

    迎客司,也变成了内阁直接管辖。

    藩属国的外交事宜,仍然是迎客司负责。

    从迎客司挑选官员,派去这些国家担任特使。

    特使除了负责外交事务,还要管理在那些国家的大周人。

    只有倭国和高丽,镇抚使的职位仍然不变,用镇抚使兼任特使职位。

    那些未开化的生番土邦,就交由都护府和当地官府管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