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二战的本质原因其实还是经济问题。

    当时的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再加上“恰巧”一场经济危机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让本来就不富裕的欧洲雪上加霜。

    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更是每天过着任人鱼肉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站出来了,他承诺会带领德国人走向繁荣富强,并给每个德国家庭一辆汽车。

    于是,在希特勒的怂恿下,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欧洲人终于意识到,为了防止再次因为经济问题而造成世界大战,大家必须做出改变。

    因此,在二战之后,欧洲各国决定,大家需要手拉着手,前所未有的紧密团结在一起。

    这些国家将共同面对经济和政治挑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于是,欧共体就这么诞生了。

    这样一来,如果欧洲各国经济都相互依赖,他们之间就不太可能发生战争。

    这也是欧共体成立的初衷之一。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经济一体化并非易事。

    其中最大的障碍便是货币统一。

    虽然欧共体已经成立,但各个成员国之间仍然有着各自独立的货币体系。

    这不仅导致贸易成本上升,也不利于资本流动。

    因此,欧共体开始积极推进货币一体化进程,试图建立一种单一的货币制度。

    欧共体团结的最终体现就是欧元。

    不过,欧元货币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在1999年才被引入。

    在此之前,各个成员国之间都有着自己的货币体系。

    例如,法国使用法郎、德国使用马克等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欧洲各国既不愿意放弃使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又希望欧共体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