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狗 你不是狗吗?(1/4)
“殿下为何要扮成这样?”
“我乐意。”
“那我们应该怎么称呼殿下?”
“你随便,别叫我殿下就好。”
“殿下要坐马车还是骑马?”
“都说了不要叫我殿下了!”
“哦好,殿……”
“哥哥,”宋启枢开口,赶在李重襄炸毛前拦住勇于点炮仗的哥哥,转头吩咐下人,“阿襄身份特殊,今日与我们一道乘车就好。”
下人应是,先行去前头安排车马,临走前偷偷瞟一眼明明乔装打扮成书童却比主人还霸道威风的男孩,强行憋住笑意。
李重襄不知旁人对他作何感想,他有些不习惯地扶扶头上与其他宋府下人样式统一的小帽,心里虽对宋启枢如此随意地唤他作阿襄一事有点不爽,但为了隐瞒身份,还是忍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启枢提出的法子确实是眼下最快能了解登瀛学馆途径。只是他还记得几日前自己不经意间听到的卢爻和卫风的对话,卢爻似乎对那登瀛学馆的掌事夫子十分厌恶,他虽叛逆,但更怕触了卢爻逆鳞小命难保,故思来想去,唯有藏下身份,暗中偷窥可行。
从皇子摇身一变成书童,他今日可是做出了天大的牺牲!
这般牺牲,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李重襄回头,视线从跟在他们身后五步远、乖乖捧着文房器用垂头不语的几个真书童身上扫过,又开始纠结上了。
他忧心忡忡地问宋启枢:“喂阿枢,你们家的下人都可靠吗?嘴巴严吗?不会有人说漏了嘴把此事传出去吧?”
“阿襄放心,我和哥哥身边的下人都是自小就陪着我们的,品行信得过。我交代他们的事,定不会传出去,便是连爹爹和母亲也不会知道。”宋启枢目不斜视,边走边答。他人虽小,性子却是三人中最沉稳的。
宋启桢此时也凑上来,拍着胸脯为弟弟作保:“殿……阿襄你就相信阿枢吧,阿枢说过的事,绝不会出错的。”
你们俩究竟谁才是哥哥啊?李重襄暗暗腹诽了一句,见他二人如此笃定,总算是放下半颗心。
三人行到宋府偏门,宋启枢先前派人给那车夫传话,道是六皇子在府中玩耍,要用过午膳才回去,让他迟些再来接人。那车夫不疑有他,已先走了。
李重襄扒在门缝里东看西看,确认外头再无其他人识得自己,这才敢推开大门,抢在宋启桢二人之前一溜小跑,率先跳上停在一旁的马车。
孪生子互相对视一眼,也先后上了马车。
车夫扬鞭,童仆随后,骏马嘶鸣,一架油壁马车就这样载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宋家。
登瀛学馆坐落在南城,占地近八百亩,其中高楼广厦连陌叠起,凤阁兰台经卷繁浩,兼有箭场、鞠场、鸡舍、马球场等习武嬉乐之所,师者皆为天下闻名的饱学之士,故而各大望族若非族中自有名师,也乐得将家中子弟打包送到学馆,由学馆的夫子一并教导,六艺之学,诸子百家,兼收并蓄。
“我乐意。”
“那我们应该怎么称呼殿下?”
“你随便,别叫我殿下就好。”
“殿下要坐马车还是骑马?”
“都说了不要叫我殿下了!”
“哦好,殿……”
“哥哥,”宋启枢开口,赶在李重襄炸毛前拦住勇于点炮仗的哥哥,转头吩咐下人,“阿襄身份特殊,今日与我们一道乘车就好。”
下人应是,先行去前头安排车马,临走前偷偷瞟一眼明明乔装打扮成书童却比主人还霸道威风的男孩,强行憋住笑意。
李重襄不知旁人对他作何感想,他有些不习惯地扶扶头上与其他宋府下人样式统一的小帽,心里虽对宋启枢如此随意地唤他作阿襄一事有点不爽,但为了隐瞒身份,还是忍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启枢提出的法子确实是眼下最快能了解登瀛学馆途径。只是他还记得几日前自己不经意间听到的卢爻和卫风的对话,卢爻似乎对那登瀛学馆的掌事夫子十分厌恶,他虽叛逆,但更怕触了卢爻逆鳞小命难保,故思来想去,唯有藏下身份,暗中偷窥可行。
从皇子摇身一变成书童,他今日可是做出了天大的牺牲!
这般牺牲,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李重襄回头,视线从跟在他们身后五步远、乖乖捧着文房器用垂头不语的几个真书童身上扫过,又开始纠结上了。
他忧心忡忡地问宋启枢:“喂阿枢,你们家的下人都可靠吗?嘴巴严吗?不会有人说漏了嘴把此事传出去吧?”
“阿襄放心,我和哥哥身边的下人都是自小就陪着我们的,品行信得过。我交代他们的事,定不会传出去,便是连爹爹和母亲也不会知道。”宋启枢目不斜视,边走边答。他人虽小,性子却是三人中最沉稳的。
宋启桢此时也凑上来,拍着胸脯为弟弟作保:“殿……阿襄你就相信阿枢吧,阿枢说过的事,绝不会出错的。”
你们俩究竟谁才是哥哥啊?李重襄暗暗腹诽了一句,见他二人如此笃定,总算是放下半颗心。
三人行到宋府偏门,宋启枢先前派人给那车夫传话,道是六皇子在府中玩耍,要用过午膳才回去,让他迟些再来接人。那车夫不疑有他,已先走了。
李重襄扒在门缝里东看西看,确认外头再无其他人识得自己,这才敢推开大门,抢在宋启桢二人之前一溜小跑,率先跳上停在一旁的马车。
孪生子互相对视一眼,也先后上了马车。
车夫扬鞭,童仆随后,骏马嘶鸣,一架油壁马车就这样载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宋家。
登瀛学馆坐落在南城,占地近八百亩,其中高楼广厦连陌叠起,凤阁兰台经卷繁浩,兼有箭场、鞠场、鸡舍、马球场等习武嬉乐之所,师者皆为天下闻名的饱学之士,故而各大望族若非族中自有名师,也乐得将家中子弟打包送到学馆,由学馆的夫子一并教导,六艺之学,诸子百家,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