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南朝内部问题严重,使得陆正渊更受重视。

      干事的人总是受到尊敬,陆正渊的威望也逐渐提高。

      所有人都觉得偌大南朝只有陆正渊一个人在认真造反。

      今天,是南朝举行廷议的日子。

      这也是陆正渊提出的,同样是效仿朝廷而设。

      廷议,是关宁召内阁大臣,各部各衙门主官举行的议事。

      议事内容不定,或是财经,或是军务,或是民事。

      过去三个多月,南朝的架子已搭的很完善,在陆正渊的主持下,内阁也组了起来。m.book56.com

      相比最开始少了很多面孔,这是因为有不少人已被清查,现在还被关着,像袁和光这种的。

      内阁大臣尽是陆正渊选出,这是方届给他的权力。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干事的人。

      他们在认真的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严苛的推行考成法。

      陆正渊安排的一应要务,都尽职尽责的执行。

      这是陆正渊好不容易营造出的。

      内廷议事的第一项就是听取上京城传来的各种消息。

      朝廷有没有用兵,陛下又说了什么。

      而今提及最多的就是对陆正渊的抨击痛骂。www.book56.com

      温旭乐意见得,笑着道:“陆大人可是出名了,听闻薛庆在内廷上痛批,才引动这般风潮,我看这薛庆就是没有容人之量。”

      “陆大人你来南朝是来对了,若在北朝必受排挤!”

      “是啊!”

      紧接着又有一人附和,这是个四旬有余的中年人,原本是江州下辖东昌府府尹,名为傅兴安,他是温旭的人,被温旭提到南朝。

      傅兴安当下就附和道:“薛家父子就是沽名钓誉之辈,他们是如何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