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临行安排(2/3)
对于这样的论调,徐义没有辩驳,崔家的论调,或许代表着整个世家的观点。
徐义有点阴暗的想过,或许对于这些世家而言,社会的动荡也是他们重新走上王朝核心的契机。
大盛以前,说白了,王朝的更迭,更多是由世家来发动的,也就是说,王朝的改朝换代,是由世家主导的。
在世家的眼里,没有他们主导,王朝就不存在更迭的可能······
所以,徐义在崔家以及他拉拢的那些世家人脉中,并没有得到助力。就徐义这样小胳膊小腿的,真的不认为自己有阻挡整个大趋势的能力。
所以,徐义想离开长安,想避开内乱的焦点。
或者说,徐义也是有私心的。后世对于郭子仪的评价之高,徐义是清楚的。可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后世流芳千古,便属于应运而生。
或许,几年后安史之乱将会是徐义这一生达到巅峰的契机,也是有可能的。
徐义基于这样的心境,设计了自己出外的谋划。当然,也算是趋势所在,毕竟整个朝堂的趋势,有了让神策军以及他徐义出外的基础。
徐义不记得当初的安史之乱对于中原一带造成了怎样的伤害,不过徐义还是懂的战争对民生的伤害力的。
如今徐义的产业,徐义的财富,虽然不敢说富可敌国,也绝对是整个王朝中屈手可数的存在。
而这些收益的来源,目前都遍布在中原以及沿运河一带,或许能接受安禄山搅乱朝局,却不能接受自己的产业受到侵害。
所以,徐义需要作出针对性的布置。
就在这一天,徐义让魏长天快马到东都,让自己的五大家将,以最快的速度到长安徐府议事。
现在徐府的消息传递和转运速度,比朝廷的急递并不差,也就在第二天,赵仲汉等人就抵达徐府了。
“主公,可是要带我等西征?”
这是赵仲汉他们几个在路上讨论过的。毕竟他们出自西北,对那里的环境熟悉。如今主公出征,带他们一起才是应有之义。
甚至在来长安前,他们都已经交代了家里,准备着随军出征了。
“不,你们几个全部留在中原,不西行。”
“主公······”
“你们先听我说完······你们在西域待过,对那里熟悉,带你们出征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家里这边怎么办?”
“大家也知道,咱们这个家,家口不大,却闯下了堪比世家千年积累的产业和财富。我西征是必须的,没人可以代替。可我离开了,咱们这个家就没了当事者。”
徐义有点阴暗的想过,或许对于这些世家而言,社会的动荡也是他们重新走上王朝核心的契机。
大盛以前,说白了,王朝的更迭,更多是由世家来发动的,也就是说,王朝的改朝换代,是由世家主导的。
在世家的眼里,没有他们主导,王朝就不存在更迭的可能······
所以,徐义在崔家以及他拉拢的那些世家人脉中,并没有得到助力。就徐义这样小胳膊小腿的,真的不认为自己有阻挡整个大趋势的能力。
所以,徐义想离开长安,想避开内乱的焦点。
或者说,徐义也是有私心的。后世对于郭子仪的评价之高,徐义是清楚的。可郭子仪之所以能在后世流芳千古,便属于应运而生。
或许,几年后安史之乱将会是徐义这一生达到巅峰的契机,也是有可能的。
徐义基于这样的心境,设计了自己出外的谋划。当然,也算是趋势所在,毕竟整个朝堂的趋势,有了让神策军以及他徐义出外的基础。
徐义不记得当初的安史之乱对于中原一带造成了怎样的伤害,不过徐义还是懂的战争对民生的伤害力的。
如今徐义的产业,徐义的财富,虽然不敢说富可敌国,也绝对是整个王朝中屈手可数的存在。
而这些收益的来源,目前都遍布在中原以及沿运河一带,或许能接受安禄山搅乱朝局,却不能接受自己的产业受到侵害。
所以,徐义需要作出针对性的布置。
就在这一天,徐义让魏长天快马到东都,让自己的五大家将,以最快的速度到长安徐府议事。
现在徐府的消息传递和转运速度,比朝廷的急递并不差,也就在第二天,赵仲汉等人就抵达徐府了。
“主公,可是要带我等西征?”
这是赵仲汉他们几个在路上讨论过的。毕竟他们出自西北,对那里的环境熟悉。如今主公出征,带他们一起才是应有之义。
甚至在来长安前,他们都已经交代了家里,准备着随军出征了。
“不,你们几个全部留在中原,不西行。”
“主公······”
“你们先听我说完······你们在西域待过,对那里熟悉,带你们出征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家里这边怎么办?”
“大家也知道,咱们这个家,家口不大,却闯下了堪比世家千年积累的产业和财富。我西征是必须的,没人可以代替。可我离开了,咱们这个家就没了当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