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人在黑暗之中,在墙壁上刻画着来自母星的符号。这是什么符号呢?是他的神吗?

    这在黑暗之中的孤独前行,是一种修行吗?

    或许,是他抓住了一根精神上的救命稻草,并在黑暗之中,逐渐获得某种宗教体验?

    在日复一日的黑暗之中,面对着燃烧的篝火,摸索着在墙上写下故乡的文字,仿佛自己仍旧与星海彼岸的故乡同在……

    而这种体验,也因为奇迹,而诞生了真正的力量……

    米氢琳的脑海之中,勾勒出了外星苦行僧的故事。

    虽然这么想有些不合时宜,她思考道,这说不定是个写小说的好素材。

    赫胥黎皱了皱眉。突然问道:马克亨纳瑞差异的看了赫胥黎一眼:你脑子进水了吗?这里暗无天日,不可能是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那低下的效率,怎么可能支撑提醒那样庞大的

    高级生物?毫无疑问是异养型啊!自养型,是指以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为代表,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

    。光能自养型便是指光合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厌氧菌,连太阳光都不怎么需要,可以从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之中汲取能量,并维持生命。

    马克亨纳瑞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这一点在自然界不是很罕见。很多动物自身并不能消化食物,只能依靠肠道内的共生菌群落进行消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偶蹄目动物。所有的偶蹄目动物,本质上都是“食肉动物”。它们自身的肠胃不能消化植物,只能依靠肠道内的细菌。而食草的偶蹄目动物当中,绝大多数都保留了消化肉食的能力——这也是牛能够吃肉骨粉、甚至吃掉

    身边小鸡崽的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说,同属于鲸—偶蹄目的鲸鱼,倒是在食性上保留了祖先的传统。为了最大限度的让异乡民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状态在地球生活,圣逐对他们本身的遗传信息只做了尽可能少的调整。他们没有直接改造异乡民关于消化系统的遗传信息,而是直接设计了数百种共生菌群,搭配使用。这些共生菌也分成两类,第一类共生菌群可以消化地球上的有机物,并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物,第二类共生菌群则可以将这

    类有机物进一步转化成异乡民可以吸收的。每一种异乡民只需要几款第一类再加上几款第二类,就能够在地球简单的生活了。

    圣逐所拥有的计算机,效率远远超过人类理解。他们可以随随便便就从无到有凭空设计出一套遗传信息。这家伙好不掩饰的智商优越感顺着传心之术流入赫胥黎心底。赫胥黎按捺住揍这人一顿的想法,摇了摇头:我指的可不是这个。我是问,他的食物,到底是从什么运进

    来的?

    赫胥黎思考道:但是,他的身上没有任何

    食物,火堆旁边也没有。如果他每顿饭都需要走过这么长一段路去取食物和水的话,那他一天也干不了什么其他事情了。

    米氢琳道;

    赫胥黎传递自己刚刚通过影子获得的“触感”:

    马克亨纳瑞按住额头:

    马克亨纳瑞沉思;不过你说得也有点道理。他能够攒满一桶尿液,说明他代谢水分的速度,起码要大于尿液自然蒸发的速度,这样才能集满那一桶的——或者他有着超巨大的膀胱,并且刚好在我们到来之前尿了一次。不过膀胱巨大,也说明这种生物是需要排泄很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