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杉望仍被关在雍州刺史府监牢里,李钦载装模作样审了他两次,每次刘杉望都是跪在面前哭天喊地鸣冤,李钦载也不忙着断案,用了一个“拖”字诀。

    对他来说,刘杉望定不定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爹的态度。

    刘杉望等於是李钦载手里的人质,b他爹交赎金的r0U票,r0U票的情绪是不必太在乎的。

    刘杉望入狱的第三天,宋森来报,刘兴周闭门不出,不见任何动静。

    看起来,他并无任何供出幕後指使的迹象。

    李钦载有点不耐烦了,冷笑道:“敌人负隅顽抗,我们就要让他彻底灭亡!”

    宋森驾轻就熟献上马P:“李县伯又高又y!”

    “这老货显然有倚仗,打算再扛一阵,我便要让他扛不下去。”

    第二天,刘杉望行窃伤人一案升级了。

    经百骑司查实,刘杉望在国子监求学期间多有劣迹,有十余名国子监学子揭举刘杉望求学时有偷窃事实,偷窃之物拿到西市换钱,再与长安的纨絝们花天酒地。

    不仅如此,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刘杉望的亲爹刘兴周在朝为官亦有多桩不法之举。

    御史台是三法司之一,初唐时期的御史台兼有审案断案的职权,刘兴周任御史期间断过的几桩案子重新被翻了出来,其中多有受贿枉法的行为,已被百骑司罗列出了证据。

    下午时分,大理寺差役登门,将监察御史刘兴周锁拿下狱。

    第三天,刘兴周的案子开始扩大化,从刘杉望行窃伤人案牵扯出了他的亲爹,他亲爹下狱後,又牵扯出了御史台多名御史的枉法行为。

    长安百骑司最近忙翻了,侦骑四出,日夜不休。

    说来也巧,被卷入此案的几名御史,恰好是当初参劾李敬业的那几个人。

    当这几名御史也被大理寺锁拿後,朝堂众臣终於察觉到不对劲了。

    这根本不是什麽行窃伤人的案子,分明是针对御史台的一次清洗。一桩小案渐渐变成了大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已有十几名御史被卷入其中。

    接下来,李钦载要g什麽?他究竟想怎样?重要的是,小案办成大案究竟是他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

    御史们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同僚一个个被锁拿,当即便联名上疏,请求天子将李钦载停职,勿使株连蔓引,多伤无辜。

    不仅如此,许多御史更参劾李钦载诸多不法事,当年李钦载还是个纨絝,横行长安时确实造了不少孽,留了不少把柄,这一次被御史们利用起来,铺天盖地向尚书省参劾,并请天子下旨三法司严查。

    这一次,向来游离於朝堂之外的李钦载,与御史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