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跑到我校场门外聚集,刺探情报还是别有所图,或者是为敌人做事?”卫央又问那些使者,“你们又跑来做什么?”

    使者们讪笑道:“官吏多有我等部落的人……”

    “这么看来,你们部落中也有我北庭人民的亲戚朋友,正好。”卫央吩咐道,“去,查清他们的来头,平明出兵把这些部落给我带回来,若是不想来,那就想办法。”

    有将校当即点兵出城,等天明时分?不怕诸部跑了,只怕着任务被别人抢了。

    使者们大惊,怎地还更加强硬了呢?

    “抓起来,审一审,看看这些人夤夜跑到我校场门外所为何事,”卫央道,“正值我们出兵四方之时,万事要小心谨慎。”

    坊长们大呼:“岂不要叫北庭全城民众缺衣少食?”

    卫央不搭理,这半年以来,他人在哈密,手却放在北庭,他不喜欢把经济托付给那些又家底的人,尤其那些豪强商人,因此上,北庭的生活物资大部分集中在做小本生意的小商人手中,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不被触犯,北庭便安然无忧。

    这半年来北庭民众所受这些豪强剥削虽然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但随着教育的提高,民众也意识到这些人的剥削手段都有那些,在这些人试图掌权的时候坚决打掉他们的野心,只能得到民众的拥护。

    民众坚决拥护北庭侯,北庭城自然固若金汤。

    天明后,北庭一如既往,民众连讨论昨夜之事也只是半日光景,到晌午时分,北庭少了许多开业的店铺,却多了一辈走街串巷的货郎,所售货物从细盐到粮食,乃至于还有出售胭脂水粉的货郎们,有他们的存在,北庭民众甚至比以往更便利了。

    唯一受损的是那些大户人家。

    “校场点兵了。”各路间谍们忧心忡忡,彼此传递着信息。

    卫央一日之内连抓上百人,又拆掉漱玉斋,将那些女子都放在校场之侧进行改造,这强硬的姿态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如今又摆出要出兵的架势,周边诸部谁不心惊胆颤?可他们依旧不明白卫央为什么这么胆大。

    他就不怕逼着这些豪强联合起来造反?

    也有人看出来了,卫央要的是广大基层民众的拥护。

    “可那些人能济得甚事?”读书之人翻越典籍,找不出任何依靠那些泥腿子就能成事的例子。

    这时候,由逐渐形成的工人阶层组织起来的基层组织悄然发挥出旁人无法看到的强大的实力。

    卫央点三路人马,命六员偏将带领兵出北庭直奔三方,自己坐镇校场等待消息,晌午,有一群工人来求见。

    卫央出校场迎接,见有韩礼韩阙的浑家,更有哈密过来的一批工人队长,道:“你们都没编制,我就放心了。进去说。”

    傍晚,北庭城如响起一声霹雳,北庭侯要在北庭城建第二盐厂了。

    这个消息以超出任何人预料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