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的考题还是陛下虚心问政。

    吕为宾也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这样的皇帝,是我吕为宾要报效一生的人!

    他拿起笔,快速整理了思路,开始拟草稿。

    刘文卓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笔走龙蛇的打起草稿。

    殿试的时间比贡试要短,考生需要在两个时辰内写完策论。

    然后由内阁首辅唐孝仁亲自带着贾仁义,翰林院院长等文官清流领袖,阅改殿试的试卷。

    最后选出十份,交给皇帝预览。

    这十份便是这次科考的前十。

    而具体名次,则交给陛下亲自定夺。

    第一叫做状元!

    第二叫做榜眼!

    第三叫做探花!

    前三统称为头甲,翰林院可以直接授官。

    剩下的便称作二甲,二甲可以参与翰林院的贴试,通过也能加入翰林院。

    如果没通过,也可以去做御史。

    十名往后,便是三甲。

    三甲就没那么幸运了,有关系的话或许可以留在京都。

    不然就只能外派郡县,做一任知县了。

    前三甲也统称为进士,拥有进士的身份,才有变成朝中大员的可能。

    但是基本来说,只有头二甲才有可能坐到宰辅的位置上。

    地方官员需得留任考核,待返回京都,年纪都已经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