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总得交给官员去做。

    怎样让地方执行中央的命令,考评便是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吏部可以凌驾在其余五部之上,便是因为手握考评这项大权柄。

    官员若想升迁,考评就得优秀。

    若是考评连续下等,做官都做不了。

    大周初期,考评审核是公平的。

    那时的官员,也算尽职尽责,努力干出实绩。

    能吏会被升迁,冗官会被斥责。

    但是逐渐的,考评的味道变了。

    环绕着考评,形成了一条利益产业链。

    考评官员的吏部,与被考评的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

    李天很气愤。

    但是如果直接处置这群官员,国运又得上涨了!

    到底该怎样,才可以在国运不变的前提下,惩治这群家伙?

    李天正为此事发愁。

    而整个京都官场,都盯着这场大案子。

    陛下会作何决定?

    京都人心惶惶。

    经过查京的官员,谁不知道查京里的那点猫腻?

    也有许多官员贿赂过三司。

    万一陛下真的要追究,那该如何是好?

    思索了七日后,李天终于决定召开殿前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