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说服朱元璋,陈景恪心中长长舒了口气,继而升起强烈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这不是他第一次说服朱元璋,但绝对是最困难最没把握的一次。

    这次的话题看似因雇工保障制度而起,实际上的内核是为百姓松绑。

    百姓一般不愿意离开家乡,一是朝廷律法的限制,二是离开了乡土就彻底没了依靠。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在古代流民不算人。

    不到绝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现在朝廷在法律上给了‘流民’保护,就会变相的刺激一部分人流动起来。

    允许人口流动,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以前他的改革看似激进,实则都能在历史上找到相似的事情做参考。

    黄河改道,朱元璋自己就能看到其中的好处。

    宝钞新政,是对宝钞制度的完善。

    摊丁入亩,看似很激进,实则并不算特别新鲜。

    要说激进,还要属汉文帝,直接就将农业税给废除了。

    虽然最后难逃人亡政息的命运,但也给世人打了个样。

    人头税虽然没有被正式废除过,但‘免除某地丁税’这样的善政,历朝历代发生过不知道多少次。

    况且摊丁入亩的好处,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其它的新政也大多如此。

    要么就是可以预见到好坏,要么就是能从前人那里借到一些经验。

    但商业联盟计划和放宽对百姓的限制,这没有什么先例可言,更和历史留下的经验背道而驰。

    商业向来是被打压的对象,重农抑商是施行了几千年的政策。

    限制百姓流动,既可以防止百姓聚集造反,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治安问题。

    很简单的道理,熟人社会,谁犯罪大家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