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御史俞归到了凉州,张重华正想做凉王,不肯受诏,让亲信沈猛对俞归说:“我家主公世代忠于晋室,可是还不如慕容鲜卑呢!大晋朝廷册封慕容皝为燕王,现在才授州主为大将军,怎么勉励有功忠义之臣呢?明台现在应当移往河西,共同劝州主做凉王。大夫出使,只要对国家有利,可以做主处置。”俞归回答说:“王者的制度,异姓不得称王;九州之内,封爵位不得超过公。汉高祖一时封异姓为王,不久就全部诛灭了,大概是权宜之计,不是旧有的体制。所以王陵说:‘非刘氏之人称王,天下共同诛之。’至于戎狄,不依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大概是把他们当蛮夷对待。假如齐鲁称王,诸侯岂能不讨伐他们?所以圣上尊重贵公的忠贤,因此而封为上公,任为诸侯之长,慕容氏不过是北狄,哪里值得一比呢?您的问话不对呀。而且我又听说,有绝世的大功勋者也有罕见的奖赏,如果现在就以贵公为王的话,假设贵公率河西之众南平巴蜀,东扫赵魏,修复旧都,奉迎天子,天子又能用什么爵什么位可以来奖赏呢!请三思啊。”沈猛把俞归的话全都转达给张重华,张重华就此作罢。13

    张重华将要受诏,还没来得及便去世了,时年二十七岁,共在位十一年。私谥昭公,后来改为桓公,晋穆帝赐谥号为敬烈公,其子张耀灵即位14

    ,安葬于显陵,其兄前凉威王张祚继位后,追谥张重华为桓王,庙号世宗(《十六国春秋·前凉录》作世祖)。2

    人物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①:“茂、骏、重华资忠踵武,崎岖僻陋,无忘本朝,故能西控诸戎,东攘巨猾,绾累叶之珪组,赋绝域之琛賨,振曜遐荒,良由杖顺之效矣。”;②“宽和懿重,沈毅少言。”;③“重华好与群小游戏,屡出钱帛以赐左右。”

    轶事典故

    议论迎秋

    同月,有关官员议论派司兵赵长在西郊举行迎秋仪式。谢艾认为根据《春秋》,国家有大丧,省略阅兵之礼,应等过了年。别驾从事索遐议论说:“根据礼制,天子崩,诸侯薨,灵柩还没有停放好之前,不举行五祀,灵柩停放好了以后再举行。鲁宣公三年,周天子去世,不废止郊祀之礼。现在圣上继承大位,各种政务都刚开始,应该观察北斗七星以整理排比日月和五星的运行规律。立秋之时,万物即将成熟,是杀气的开始。这对于王事,持军旗誓师,衅鼓祭神,为的是讨逆除暴,成功济事,使宗庙社稷安宁,导致天下之福,是不能废止的。”张重华听从了他的建议。

    听从劝谏

    张重华喜欢与左右小人游戏,屡次用钱帛赏赐左右之人。征事索振劝谏说:“先王寝不安席,立志扫平天下,所以修整兵甲,积聚资财。大业未成,就含恨于九泉。殿下服丧期间遭巨寇侵犯,依靠重赏挫败强敌。现在灾后余民还很多,仓廪空虚,金帛的使用,是应当慎重的。从前世祖(指张骏)即位,亲理万机,章奏入宫,答覆不过夜,所以能兴隆中兴大业,奠定万世之功。现在章奏停滞在宫中,动辄拖过一两个月,下情不能上达,悲哀窘困于囹圄之中。这不是明主应有的事。臣心中甚为不安。”张重华认为他说得对。

    张天锡(公元346年~公元406年),字纯嘏,本字公纯嘏,小名独活,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人,凉武王张轨曾孙2

    ,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凉威王张祚、凉桓王张重华之弟,前凉第九位君主(公元363年~公元376年)。

    升平七年(公元363年),张天锡发动政变,杀害张玄靓继位,升平二十年(公元376年),归降前秦,前凉灭亡,苻坚先给张天锡盖好宅第,张天锡来到之后,任为尚书,封归义侯。后在淝水之战中归顺东晋。

    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张天锡在建康病逝,享年六十一岁,谥号悼公。

    人物生平

    辅佐朝政

    张天锡,字纯嘏,小名独活,是前凉文王张骏的小儿子。张天锡初字公纯嘏,后来朝见东晋皇帝时,人家笑他三个字,于是自己改字为纯嘏。1

    和平元年(公元354年),张天锡的哥哥前凉威王张祚僭号,封张天锡为长宁王。2

    和平二年(公元355年),张祚被杀,张天锡哥哥前凉桓王张重华之子前凉冲王张玄靓继位。

    建兴四十九年(公元361年)九月,右司马张邕憎恨宋澄独专朝政,于是起兵攻打宋澄,把他杀了,他的家族也一并灭掉。张玄靓任命张邕为中护军,任命张天锡为中领军,一同辅佐朝政。

    3

    灭邕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