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贾敏是老太太唯一的女儿,成婚没多久就去了扬州,至今已有十几年没有回过京城。老太太最疼她这个幺女,前些日子还在念叨自己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再见贾敏一面,这就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消息来的这么突然,老太太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王熙凤这心又急了起来。
不过不等她去安慰,王夫人就把她拦了下来,紧紧握着她的手腕,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看。
“凤丫头,你刚刚说你大姐姐怎么了?”
即使隔着衣服,王熙凤也能感觉到王夫人身体颤抖的厉害。
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王熙凤懊恼的想一拍脑门。
“刚刚我和二爷从外面回来,正巧遇到宫里来人,说圣上已经恩准了大姐姐出宫,让我们明天派人接一下。二爷现在正在外面招待,我想着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儿,就赶紧来通报了。谁想姑母竟也……”
都说好事儿成双,没想到坏事儿也都凑到了一起。
王夫人登时哭嚎起来,“我可怜的元姐儿,你怎么突然被送出宫了!?你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如果刚才是硬挤了两滴眼泪又用帕子擦红了眼睛的话,王夫人这时候却是真的哭了。
王夫人与贾敏不睦,得知她死了,心情各种舒畅,若不是情况不允许,她都能仰头大笑三声。
但元春不同。
元春是她亲闺女,花费了许多心血培养,一朝送入宫中,就是盼着她能够成为宫里的贵人。
如今王熙凤却告诉她,元春要出宫了,这叫她如何接受得了。
邢夫人也知道府里人对元春的期盼,因此也惊讶的不得了,“怎、怎么突然就出宫了,之前不还好好的?”
王熙凤张了张嘴,一时之间不知该先哭贾敏的死,还是先急元春的出宫。
于是,眼巴巴的看着贾母,等待贾母的指示。
王夫人心有灵犀的冲贾母哭道:“老太太,元姐儿要出宫了,您说这可如何是好?”
不只王夫人对元春寄予厚望,全家人包括贾母在内都盼着元春能有大造化。
贾敏死都已经死了,再哭也哭不回来,所以相比较起来,元春的事儿显然更紧迫些,也有可操作的空间。
消息来的这么突然,老太太还不定怎么伤心呢。
王熙凤这心又急了起来。
不过不等她去安慰,王夫人就把她拦了下来,紧紧握着她的手腕,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看。
“凤丫头,你刚刚说你大姐姐怎么了?”
即使隔着衣服,王熙凤也能感觉到王夫人身体颤抖的厉害。
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王熙凤懊恼的想一拍脑门。
“刚刚我和二爷从外面回来,正巧遇到宫里来人,说圣上已经恩准了大姐姐出宫,让我们明天派人接一下。二爷现在正在外面招待,我想着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儿,就赶紧来通报了。谁想姑母竟也……”
都说好事儿成双,没想到坏事儿也都凑到了一起。
王夫人登时哭嚎起来,“我可怜的元姐儿,你怎么突然被送出宫了!?你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如果刚才是硬挤了两滴眼泪又用帕子擦红了眼睛的话,王夫人这时候却是真的哭了。
王夫人与贾敏不睦,得知她死了,心情各种舒畅,若不是情况不允许,她都能仰头大笑三声。
但元春不同。
元春是她亲闺女,花费了许多心血培养,一朝送入宫中,就是盼着她能够成为宫里的贵人。
如今王熙凤却告诉她,元春要出宫了,这叫她如何接受得了。
邢夫人也知道府里人对元春的期盼,因此也惊讶的不得了,“怎、怎么突然就出宫了,之前不还好好的?”
王熙凤张了张嘴,一时之间不知该先哭贾敏的死,还是先急元春的出宫。
于是,眼巴巴的看着贾母,等待贾母的指示。
王夫人心有灵犀的冲贾母哭道:“老太太,元姐儿要出宫了,您说这可如何是好?”
不只王夫人对元春寄予厚望,全家人包括贾母在内都盼着元春能有大造化。
贾敏死都已经死了,再哭也哭不回来,所以相比较起来,元春的事儿显然更紧迫些,也有可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