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樊之远之后,李璃就为包养发愁了,而蓝舟拼命为他赚钱不是没理由的。

    樊之远闻言不拘言笑的脸上勾了唇角,看着轮椅上的李璃,眼神温柔地能滴出水来。

    不管什么理由,哪怕拿樊之远作伐,李璃若不是心里装着大燕百姓,也不会这么做。

    他的阿璃,就是聪明的让他骄傲,也善良的让他心疼。

    八卦小报的号召力,在节节攀升的销量上能窥伺一二,可究竟有多大,这次民间筹粮给予了答案。

    这篇占据了广告位的募集号召是怡亲王的署名,就干干净净两个字——李璃,没有一连串的头衔和官职。

    皇家的名字比较忌讳,一般不会这么大咧咧写出来供庶民所知,这是一件自降身份的事。

    而李璃这么做犹如一股清流,令人感觉亲切的同时又尽显真诚。

    李璃没有故意卖关子,遮遮掩掩,将朝廷难处和预计粮草需求写的明明白白,不为什么,就是让边关将士流血拼命的时候并不是饿着肚子。

    粮食也不是白白捐的,都会记录在案,算是一军功,等待大军得胜归来之后,与将士们统一论功行赏。

    军功难得,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沙场将士得用生命去换,而手上有粮的大商贾只要捐够粮食就可以记上一笔,这买卖也太划算了!

    其实别说功勋,就是冲着这位王爷的口碑,还有保卫国家的樊大将军,粮食也得捐!

    于是报纸发行没多久,朝堂上刚确定下来,无需旁人带头,就有商贾按着小报说明上户部衙门先提前打招呼,他们要来捐粮了,让做好接收的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乱。

    来的还不是一两个,不过三日,就吸引了一帮各行各业的商贾乡绅,而且颇有争先恐后的意思,看得户部尤为惊奇。

    “这些满是铜臭味的商人,往年的天灾人祸,就是仓库里的谷子都发霉了,也没见他们捐出一粒粮食,这会儿倒是各个大义凌然了,一出手就是上万石,好像有多忠君爱国似的。”

    “可不是,嘴巴说干,才肯送些陈米出来,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

    户部的官员一边登记,一边与同僚闲谈,言语里颇为讽刺。

    户部侍郎笑道:“他们可不傻,大燕瞅着就是这位怡亲王说了算,小报都这么登了,哪儿敢不给王爷面子,还想不想开么做生意了?既然怎么着都得送粮,那就得掏的豪迈,来得早,给的多,让王爷看到诚意,直接将让自个儿的名字送到王爷跟前去。”

    “这话说的实在,瞧瞧苏月布庄,一年前不过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二流的买卖,就一个寡妇撑着,可傍上王爷,直接就入了太后的眼,揽了多少宫里的生意,娘娘们给面子各个照顾,红火得不得了,别说布商,就是其他行当的也羡慕不已,早就想寻机会了。”

    “说来苏月这女人也厉害,不是粮商,却也放话捐银子,这是得了多少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