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夫他们开始参观体验。

    第一个空间是序幕部分,展示米国是个具有异域文化和地理奇观的地方,由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向游客热情问好,欢迎大家的到来。

    随着大门敞开,沈笑夫一行进入可容纳500名观众的第二个展示空间。

    有许多米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在刻苦学习汉语。

    看到此时此景,沈笑夫心中油然升起我是华国人的的自豪感,同时也真切的感受到祖国在日渐强大、进步。

    影片讲述的是米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沈笑夫看了以后很受启发和教育,觉得米国为什么能成为第一强国?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

    孩子强则国强,米国的孩子从小在民主快乐的的氛围中成长,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解决不了的事情就用集体的智慧去战胜它,极少麻烦父母。

    沈笑夫看到,三块大屏幕上播放米国人伸出友谊之手、用普通话热烈欢迎游客到来的画面。

    这些问候来自大学、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传递的信息是——“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无论我们来自哪个国家,拥有何种国籍。”

    之后,沈笑夫一行进入第三个展示空间,这里上演一部名为《花园》的影片。

    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一片废弃的空地,想象着一个繁茂的花园。

    她的激情和决心启发了她的邻居们,在共同的乐观、创新和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使曾经破败和灰暗的城市呈现出梦幻般的美好景象。

    影片通过风和雨等四维效果,让观众沉浸在惊奇的情感和视觉体验中。

    沈笑夫觉得,影片的最精彩之处在于,故事中没有任何语言对话,都是通过图像、音乐和音效来表达,不需要翻译,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故事,无论他们的母语是什么语言。

    最后一个空间,展示了五大主题区域,着重介绍米国人如何使他们的社区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和具有文化多样性。

    据悉,美国馆的整个设计过程历经一年半时间,由一支500多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其中包括作家、导演、制片人、图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环境专家、品牌专家、插图家、画家、模型制作人和音乐家等等。

    从米国馆出来之后,大家意犹未竟,纷纷讨论起来

    常主任说

    “在一般参观者的心目中,米国馆没有华国馆的博大,没有沙特馆的恢宏,没有石油馆的震撼,没有德国馆的科技含量,甚至没有法国馆的浪漫气息,没有华国各省市联合馆的精致。

    最初我感叹,我不明白,这么一个国力鼎盛的超级大国,居然在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上搞了一个‘教育馆’,难以跻身一流,实乃遗憾。

    于是,一些网友称米国人太不把世博会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