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那日,陈川一手牵着一个娃儿站在县主府的门口为阿萝送行,脸上写满了被抛弃的委屈。

    阿萝坐在马车上看着这幽怨的一幕忽然就有些想笑。

    原本都是妻子儿女为丈夫送行,这下倒好,竟完全反了过来。

    她笑着朝三人挥了挥手便一下就放下了帘子,遮挡住了几人的视线。自古离别最是伤感,索性长痛不如短痛。

    若是顺利的话,她此番去往吐鲁番估摸着三四个月便能折返,两个娃儿在家里有陈川陪着,她也能放心。

    而坐在另一辆马车上的郑玉却丝毫没有这等离别的愁绪,他自出生后,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参加乡试的府城,如今头一次要离开江南去往那遥远的西北,心中忍不住就激动期盼了起来。

    其实,阿萝此番将郑玉带在身边,除了为著书的方便之外,却还有旁的打算。

    这郑玉的能力出众,眼下为她的书画插图也不过只是暂时的,可他的才能却不能就此被埋没。

    阿萝已经想好了,她要借着此番与商队接洽的机会,将郑玉送到肃王面前。

    这些年来肃王与肃王妃助她良多,此番给他们送一个十分有潜力的人才,也算是她投桃报李了。

    肃王会如何看待郑玉,阿萝并不清楚,毕竟作为本朝唯一的一个善终的王爷,肃王手中的能人异士应当是不少的。

    可按照自己对于肃王妃的了解,她对于这种难得的人才定然不会置之不理。

    当年自己带着图纸去墨良镇铸压水井就得到了肃王妃的亲自接见,便可见她高瞻远瞩的眼力。

    郑玉,必然不会让她们失望的。

    因为此行几乎都是公事,也没有带着娃儿在身边,因此一路上都十分枯燥无味。

    唯一的区别,便是原先他们出行,阿萝身边时常都有龙虎二军的军士们。

    为了不扰民,他们路过城镇往往都是选择直接在城外扎营。

    而阿萝便也随了大流,将自己的帐篷扎在营内,如此方便他们随时拔营离开。

    而这回他们去往西北,阿萝身边除了宋姑姑,剩下的人尽数都是些河套地区的农官。

    一来,他们本就是养尊处优的文官,以往从没有受过风餐露宿的罪;二来嘛,他们一路上跟着大司农北上,哪个官员胆敢让她在城外搭帐篷住?

    因此,都不需要阿萝自己去安排,他们一路上就已经将食宿安排得妥妥当当,只求她能满意。

    这么些年,阿萝往返西北也已经有数次了,可还从未有过如此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