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国自然是不乐意的,那些年,为了阻止大燕国的兴起,晋、梁两国没少在边关发动战乱,不仅如此,他们还暗中扶持大燕国的民间势力作乱。

      只是,他们没料到如此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燕国,竟是硬生生让轩辕家给顶住了。

      轩辕厉的一杆红缨枪,愣是将所有人杀得闻风丧胆。

      无数晋国与梁国的骁勇善战的将领折损在了轩辕厉的红缨枪下,晋国与梁国被打得溃不成军,好几年不敢来犯。

      只是好景不长。

      晋、梁两国一直拒绝接纳燕国成为上国,因为他们明白,拥有轩辕家的大燕国太锐不可当了,一旦任由它发展,总有一日,轩辕军将踏破晋、梁的山河。

      而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

      他们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对付大燕国与轩辕家时,国师的那则预言出现了。

      他们的使臣主动来到燕国,给大燕国君提出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条件——灭了轩辕家,他们便接纳大燕成为三上国之一。

      不仅与大燕分享海域的使用权、诸多岛屿的开采权,还允许大燕与他们一起对剩下的三个下国进行剥夺。

      成为上国不仅是荣耀,更能得到大量切实的利益,说不动心是假的。

      当时的国君有两个选择。

      一,让轩辕厉带兵攻打晋、梁两国,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二,接受晋国与梁国提出的条件。

      “国君选择了第二条路。”顾娇说。

      “没错。”燕山君惋惜一叹。

      当年的轩辕家拥有对抗两国大军的实力,可若真打赢了,就会越发助长轩辕家在民间的声望,他们已经够功高盖主,还要把成为上国的功劳也送给轩辕家吗?

      再联想到那则预言,国君如何还敢让轩辕家壮大?

      燕山君接着道:“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大燕战乱多年,国库亏空,也确实打不起仗了。”

      顾娇睨了睨他,淡道:“多抄几个贪官污吏的府邸不就能充盈国库了?”

      燕山君轻咳一声,说道:“咳,所以我才说是小小的原因,不是主因。”

      顾娇想到了南宫厉临死前对她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