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过了小半天之后,眼见得日头渐渐西坠。

    岳阳楼上,还是同样的那些人,但是氛围与场景都义军不一样了。因为随着忠武军未收到额官军溃灭当中,岳阳城中已经换了新主宰者了。

    而专门前来此处,带着若干扈从拾阶而上的周淮安,也没有心思去理会聚宴在这里的诸多人等,形形色色的眼光和各异表情;而是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主楼一层大堂里,诸多漆彩雕花的壁板及其题刻上了。因为那些壁板上赫然携刻着本朝历代以来的名人佳作

    有杜甫的《登岳阳楼》,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留别贾舍人至二》、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元稹《岳阳楼》、李商隐《岳阳楼》、刘禹锡《洞庭秋月行》、吕温《岳阳怀古》。。。

    而最近的一是当代都官郎中,鹧鸪学士郑谷留下《赠别》。当然更多还是被空出来的壁板,显然是再没有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题句了。

    而这一刻周淮安的文抄公之魂,又再度熊熊燃烧起来了。正所谓是“前有李杜题上头,不傍名声更奈何。。”然后他转动着念头走了几步,就大声吟诵起情赵毅的《论诗五·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时候楼上楼下的宾客不免惊了一下,又散出低抑的哄笑声;还有人从中暗自摇头或是相视苦笑起来,显然是觉得不愧是草贼,就连诗句都如此的直白且格调太过低了点。

    等到他们各自笑的差不多情绪也酝酿的差不多了,周淮安才继续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下楼上楼下彻底安静了下来,然后变成一片难以抑制惊叹和感怀的哗然声,还有人起身撞倒了桌案、失手跌落了杯盏的各种失态和动容所激嘈杂声。

    就好似妙手偶得又好像天花乱坠的后面两句,一下子就将平淡无奇的前端诗文,画龙点睛式的化作了横跨亘古时光长河,而须臾不让先贤名士的磅礴苍然大气。

    因此甚至还有人不顾一切捶手顿足哀叹起来,为什么是这种足以扬名传世的佳作,不是当代的词人大家所得,而是由卑贱如尘泥的草贼之中人物给做出来的啊。难道这世道衰微而乾坤颠倒,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么。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随着这两句诗文被吟诵出来,许多人脸上顿然变了颜色,而在脸面上只像是被人掌括了一般的火辣辣涨红起来。这岂不是在公然群嘲他们这些人都是有眼无珠,不识文采之辈么,。

    “好吧,至少他这诗句并不算是应景在岳阳楼上”

    还有人可以这样私底下安慰着自己和友人道,这样的话他们这些本地士人就还不算特别丢脸到家。

    然而,在浅尝即试了开胃菜之后,周淮安又决定要放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