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牧愣在原地,口中喃喃:“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么通俗的道理,我怎么没听说过?”

    身为生在这个时代的赵牧又怎么能理解,赵括正是利用欲擒故纵,准备将韩非好好培养一番,等他融合了赵国的变法思想,再回到韩国帮助韩王治理国家,将来等韩王嘎了,赵国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捡个大便宜吗?

    ”走啦,大公子。”

    叶儿欢快地对赵牧屈身一礼,连忙跟上了赵括的步伐。

    赵牧这才如梦方醒,连忙对赵括招手:“括儿,等等为兄。”

    平原君府本就与王宫不远,太昌君府前往王宫又正好顺路,所以赵括选择步行,也好感受一下市井的烟火气息。

    没想到半路碰上了生活拮据的韩非,施舍他一点碎银,由此也打开了韩国最终的归宿,正应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

    等走到长平君府,廉颇也正好出门,正准备蹬车前往王宫,却一抬头发现赵括带着兄长和几名家臣路过,显得十分诧异。

    “太昌君,今日为何步行,何不坐车?”

    赵括一笑。摆了摆手:“车马劳顿,甚是费事,还不如练练脚力。”

    廉颇哑然失笑:“如此倒是老夫奢靡了,也罢,这车老夫也不坐了,随太昌君同行。”

    说着便挥手打发车驾撤去,带着几名亲卫随赵括同行。

    “如此虽可省去不少麻烦,但如今正值变法之时,老夫是担心那些勛贵买凶伤人,太昌君不可不防啊。”

    三人一边同行,廉颇不无担心地说道。

    赵括不以为意地笑道:“老将军多虑了,吾等所为皆为民心,夜寐于市也定安然,倘若失了民心,就算高屋建瓴也寝食难安啊。”

    闻言廉颇看向赵括,对他的话很是惊讶,连忙停下脚步拱手道。

    “太昌君所言极是,老夫受教了。”

    赵括仰头大笑:“哈哈,惭愧,快走吧,时辰不早,我们要迟到了。”

    “是是,那我们快走。”

    听到提醒,众人不由地加快了脚步。

    修改法律,工作量相当巨大,事无巨细,大到国家战略方针,小到平民家里的一针一线,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去维护。

    所以,作为变法的相邦,赵括三人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批阅从司寇府(掌刑狱)内史府(掌财政)田部史(掌田地税租,赵奢之前便是田部司尉)撰写好的具体条款,再经过三人商议进行批复上报给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