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非遗纸伞(3/4)
小小的团扇尚且如此,一整面纸伞,做出的效果就很惊艳了。
更何况她手上这把是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之下做出来的成果。
一开始不是搞太慢纸伞直接在水里泡发了,要不就是动作太快,最后的花纹抽象得像是在给“随便”雪糕打广告……
本来是可以让非遗传承人直接做一把成品的,但林夏这首歌肩负着给瓷器和大漆这两项非遗宣传的重任。
如果让非遗传承人全程包办,最后观众也只会觉得这门手艺挺厉害,然后敬而远之,不会再关注。
但如果林夏这种纯新手也能成功就不一样了。
就像地球上的漆扇和簪花一样,这些非遗从诞生之初,就不是博物馆里的死物,而是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文化。
那位传承人老师也很赞成她的想法。
再送出去几把失败作品之后,林夏终于大功告成,看到这把伞,她一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是现实中的“天青雨过”。
转动伞柄,往事就这样随着朦胧的青白漆纹流转。
相传李太白就曾在醉后,不知是天是水,试图捞月。
台上的林夏轻轻地挥舞了一下,像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女子,在调皮地戏水,试图捞月。
这样一“捞”,地面上的特效月影也随之晕开了波纹。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歌曲的第二段主歌同样有很强的画面感。
屏幕上,锦鲤在瓷碗中如同空游无所依,旁边的纸上,一支笔正在一字一句写着诗词: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歌词也与这幅画面对应了起来。
林夏从容收伞,闭目轻嗅了一下雨后的清香。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这一句歌词里有三个“惹”,加上林夏的动作,俏皮得像是李清照笔下的少女,荡完秋千,偶遇了做客的翩翩少年郎,一边装作嗅着青梅,一边偷偷地看。
更何况她手上这把是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之下做出来的成果。
一开始不是搞太慢纸伞直接在水里泡发了,要不就是动作太快,最后的花纹抽象得像是在给“随便”雪糕打广告……
本来是可以让非遗传承人直接做一把成品的,但林夏这首歌肩负着给瓷器和大漆这两项非遗宣传的重任。
如果让非遗传承人全程包办,最后观众也只会觉得这门手艺挺厉害,然后敬而远之,不会再关注。
但如果林夏这种纯新手也能成功就不一样了。
就像地球上的漆扇和簪花一样,这些非遗从诞生之初,就不是博物馆里的死物,而是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文化。
那位传承人老师也很赞成她的想法。
再送出去几把失败作品之后,林夏终于大功告成,看到这把伞,她一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是现实中的“天青雨过”。
转动伞柄,往事就这样随着朦胧的青白漆纹流转。
相传李太白就曾在醉后,不知是天是水,试图捞月。
台上的林夏轻轻地挥舞了一下,像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女子,在调皮地戏水,试图捞月。
这样一“捞”,地面上的特效月影也随之晕开了波纹。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歌曲的第二段主歌同样有很强的画面感。
屏幕上,锦鲤在瓷碗中如同空游无所依,旁边的纸上,一支笔正在一字一句写着诗词: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歌词也与这幅画面对应了起来。
林夏从容收伞,闭目轻嗅了一下雨后的清香。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这一句歌词里有三个“惹”,加上林夏的动作,俏皮得像是李清照笔下的少女,荡完秋千,偶遇了做客的翩翩少年郎,一边装作嗅着青梅,一边偷偷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