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京城。

    六月下旬的午后颇为闷热,往年宫中会备着冰鉴,但是去年朝廷极其艰难,宁太后便下旨削减宫中用度作为表率,自然也就没有耗费银钱储备冰块。

    天子李道明时年七岁,渐渐有了少年人的神态,但是在宁太后看来仍旧太慢了,她多希望他今年是十七岁而不是七岁。

    虽然这并不能改变陆沉独揽军权的现状,但是在其他人看来,一个将要及冠的天子和一个年仅七岁的天子,其中差别难以想象。

    宁太后并不担心如薛南亭这般纯臣的立场,她在意的是那些数量众多的摇摆之人,这些人就算有心图谋富贵,也不会将宝押在一个年仅七岁的天子身上。

    在如今这个时代,十年时间意味着无数风险,谁也不敢保证天子就不会夭折。

    “唉……”

    斜靠在榻上的宁太后轻轻叹了一声。

    “母后为何叹息?”

    李道明乖巧地问道。

    宁太后摇了摇头,勉强笑道:“没什么。”

    李道明轻声问道:“母后,淮安郡王会不会谋反?”

    此言一出,宁太后缓缓坐直了身体,冷峻的眸光看向周遭。

    宫人们迅速跪成一片。

    李道明拉着母亲的衣袖说道:“母后,没人在我耳边胡言乱语,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宁太后不轻不重地瞪了一眼旁边面色微白的苑玉吉,沉声道:“你们都下去。”

    “是。”

    宫人们战战兢兢地应下。

    宁太后握着李道明的手,蹙眉道:“淮安郡王是大齐的忠臣,他不会谋反,记住了吗?”

    李道明稍稍迟疑,然后说道:“我相信母后,只是不明白淮安郡王在取得大胜后,为何不愿回京接受封赏。”

    宁太后默然。

    李道明继续说道:“母后,当初先皇遇刺之前,淮安郡王原本可以阻止这件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