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初珑身后的翟林王氏、厉冰雪身后的靖州边军、洛九九代表的沙州七部,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宁太后的语气谈不上如何忌惮,相反给陆沉一种奇特的感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下一刻宁太后温和地说道:“哀家有一位侄女,年方十七,性情温婉,知书达礼。虽无倾城之貌,胜在品格端方,不知郡王可愿一见?”

    陆沉的表情显得很精彩,他有些尴尬地说道:“陛下,臣……臣……”

    这是他第一次在宁太后面前显露这般局促的姿态,不复平时的从容淡定。

    宁太后半真半假地问道:“莫非郡王看不上哀家的侄女?”

    “臣岂敢放肆。”

    陆沉收敛心神,诚恳地说道:“陛下厚爱,臣心中感激,然则臣已经对家人保证过,后宅不会再添新人。”

    宁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微笑道:“哀家可记着郡王这句话了。”

    陆沉微微垂首道:“臣不敢欺君。”

    “说笑而已,郡王莫要当真。”

    宁太后淡定地打住这个话题,继而问道:“关于应对国战的各项准备,郡王可有查缺补漏之言?”

    陆沉想了想,应道:“蒙陛下信重,如今的局面便很好了,各部衙的堂官皆为能臣,臣并无异议。”

    “好。”

    宁太后稍稍沉默,轻声道:“后日离京之时,哀家就不送你了,便以这杯茶预祝你一路顺风。将来大战爆发之后,郡王可安心在边疆统率大军,哀家与朝堂诸公自会成为你和边军最坚实的后盾。”

    她伸手举起茶盏,白皙的手指略显用力。

    陆沉站起身来,将杯中清茶饮下,正色道:“陛下务必珍重,臣决不会让敌人得逞。”

    “哀家相信你。”

    宁太后也站了起来,凝望着他的双眼说道:“大齐江山之安危,拜托爱卿了。”

    陆沉放下茶盏,躬身一礼。

    随即恭敬告退。

    宁太后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伫立于阑干之旁,眼中泛起些许怅惘之色。

    这样的臣子,若是能一直做大齐的忠臣,该有多好。